海底数据中心:由陆向海已成数据中心建设的新趋势

发布日期:
2024-12-12

浏览次数:

在数字经济腾飞的时代,算力成为核心生产力。而数据中心作为承载算力的关键基础设施,其建设方向备受关注。如今,有观点认为海底数据中心正开启一场由陆向海的变革,且由陆向海已成为数据中心建设的新趋势。然而,对此也存在诸多质疑之声,例如:为何海底数据中心会成为数据中心建设的新趋势?究竟是凭借什么促成了这一趋势的形成呢?带着一系列的问题来一探究竟。

海底数据中心:由陆向海已成数据中心建设的新趋势.png

一、陆地数据中心面临诸多挑战

随着数字经济的快速发展,陆地数据中心的问题日益凸显。首先,陆地数据中心的服务器运行会散发大量热能,需要消耗大量电能运转空调进行热量传递,并通过淡水蒸发消散热量,这不仅耗费大量能源,还消耗大量淡水资源。其次,对于像海南这样的热带岛屿,陆地数据中心发展面临能源短缺、淡水和土地资源有限、高温高湿气候环境以及台风高发等诸多问题,严重制约了其可持续发展。

二、海底数据中心独具优势

1.节能省资源

海洋作为全球最大的自然冷源,将数据中心建在海底,可减少制冷能耗。以 100 个海底数据舱为例,相较于同等规模陆地传统数据中心,海底数据中心每年能节省用电总量 1.22 亿千瓦时、节省建设用地面积 6.8 万平方米、节省淡水 10.5 万吨。这种节能省水省土地的独特价值特征,为数据中心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新的解决方案。

2.贴近用户,降低时延

将数据中心放在沿海水下,可缩短数据中心与用户之间的距离,实现快速流畅的网络服务。对于一些对时延要求高的产业,如远程手术、自动驾驶等,短距离的数据传输能带来巨大优势。

3.满足特定海域需求

项目团队经过筛选,选择在陵水清水湾海域建设海底数据中心。这里海底水温较低,满足对低温海水的建设需要。同时,陵水还是国际海缆登陆站所在地,可利用现有的国际海缆辐射亚太信息高速公路,承接更多跨境数据业务。

三、技术挑战逐步攻克

海底数据中心在建设过程中面临一系列技术挑战,但都在逐步攻克。在密封性方面,针对不同用途和法兰结构采用不同密封形式,设计局部气密试验装置,降低工程成本,节约工期,并选择安全可靠环保的防海生物附着防腐涂层,降低对海洋生态环境的影响。在克服浮力方面,通过结构管内部充水、平衡载荷调配等方式,突破数据舱模块水下安装就位的技术难题,使其能抵抗百年一遇台风。

四、政策支持与未来发展前景广阔

在全球能源转型和中国“双碳”目标背景下,国 家和地方政府纷纷出台政策鼓励建设利用自然冷源散热的数据中心。海底数据中心海南示范开发项目计划分三期进行,建成后将为 “东数西算” 提供重要补充,并向东南亚等 “一带一路” 国 家延伸。同时,海底数据中心可与海上风电等其他海洋经济体共建共用,实现生态用海、集约用海。未来,随着研发技术的成熟,长三角、珠三角海域的数据中心也将逐步推广。

综上所述,海底数据中心的出现,为数据行业带来了全新的发展方向,已然成为数据中心建设的新趋势。其在节能省资源、降低时延、满足特定海域需求等方面的优势,以及技术挑战的逐步攻克和政策的支持,都为其未来的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