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底数据中心为算力应用降碳

发布日期:
2024-11-29

浏览次数:

数字经济蓬勃促使算力应用的需求如雨后春笋般不断增长,然而,高能耗与碳排放问题也随之而来,成为制约其可持续发展的瓶颈。此时,海南陵水商用海底数据中心以其独特的优势,为算力应用降碳提供了创新思路,而这一过程主要体现在开源与节流两个方面。

海底数据中心为算力应用降碳

一、节流:降低能耗,实现高效冷却

海底数据中心充分利用自然冷源,将服务器安置于海底深处,巧妙地利用海水进行冷却,极大地降低了散热能耗。

1.独特的散热技术

海底数据中心采用重力热管技术,整个冷却系统由冷凝管、冷却管、换热管等不同管道组成。通过管道之间的高度差创造重力条件,散热过程无需动力驱动,仅靠舱内设备导致的温升和海水之间的温差驱动冷媒循环散热,实现了数据舱的自然冷却。这种方式与陆上数据中心的散热系统相比,不仅更省电,还减少了对额外能源的依赖。

以 100 个海底数据舱为例,相较于同等规模的陆地传统数据中心,海底数据中心每年能节省用电总量 1.22 亿千瓦时,节能效果显著。

2.省水优势突出

数据中心的制冷方式需要消耗大量水资源进行散热。而海底数据中心身处海水包围之中,无需陆上数据中心常用的蒸发散热装置和冷却塔,整个散热过程几乎不消耗淡水资源,为水资源的节约做出了巨大贡献。

3.减少占地面积

数据中心动辄上万平的占地面积,不仅占用大量土地资源,还可能对生态环境造成一定影响。而海底数据中心土地占用面积极小,其布放的海域还可以同时建设海洋牧场、渔业网箱等生态类项目,实现了空间的高效利用,同时与海上风电等绿色能源实现多能互补,进一步推动了绿色发展。

二、开源:多能互补,拓展绿色能源渠道

海底数据中心不仅在节流方面表现出色,还在开源方面积极探索,通过与海洋资源的结合,实现多能互补,为算力应用提供更加稳定、绿色的能源支持。

1.与海洋牧场、渔业网箱协同发展

海底数据中心布放的海域可以同时建设海洋牧场、渔业网箱等生态类项目。这些项目与海底数据中心相互配合,一方面可以利用海洋空间,实现资源的综合利用;另一方面,海洋牧场和渔业网箱的运营也可以为海底数据中心提供一定的能源支持,例如利用海洋生物产生的生物质能等,拓展了绿色能源的渠道。

2.与海上风电等绿色能源实现多能互补

海上风电作为一种清洁、可再生的能源,具有巨大的发展潜力。海底数据中心可以与海上风电紧密结合,实现多能互补。当海上风电发电量大时,可以为海底数据中心提供充足的电力供应;而当海上风电发电量不足时,海底数据中心可以利用自身的节能优势,降低对外部能源的依赖。这种多能互补的模式,不仅提高了能源的利用效率,还为算力应用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坚实的保障。

综上所述,海南陵水商用海底数据中心通过开源节流的方式,为算力应用降碳开辟了新的途径。在节流方面,它利用自然冷源实现高效冷却,降低能耗和水资源消耗;在开源方面,它与海洋资源和绿色能源相结合,拓展能源渠道,实现多能互补。